BB贝博公共建筑节能方案十篇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2-31 00:58:08

  BB贝博我国公共建筑存量巨大,能源消耗也十分可观。据统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倍~20倍,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在30%以上。因此,十多年来公共建筑节能关注度不断加强,工作持续深入。

  “十一五”期间是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启动和展开阶段,2005年原建设部就启动了相关工作,科技司将完成《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审查、颁布列入工作日程。2007年对公共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年份,《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颁布,原建设部专门针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导则》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能耗统计方法》等一系列政策、规范的出台,加强了对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监管。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工作,在部分省市开展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还启动了节约型高等院校建设试点工作BB贝博。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间开展起来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中,公共建筑一直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对公共建筑节能起到了促进作用。经过多方努力,2005年至2010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339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8477.5万吨,2011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2005年下降16.8%。

  公共建筑节能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入,2011年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针对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建筑能耗的可计量、可监测,并逐步推进高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还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重点城市节能改造补助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相结合。为此,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了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高等院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以及高等院校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此外,如2015年修订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继出台。“十二五”期间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也开始大规模实施。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能耗统计4万余栋、能源审计9675栋、能耗公示8342栋建筑,对3860余栋建筑进行了能耗动态监测。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河南、湖北6省被确定为第五批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试点,上海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侨大学等77所高等院校被确定为节约型校园建设试点,中央党校、清华大学等14所高校被确定为节能综合改造示范。

  绿色建筑是全寿命周期内“四节一环保”建筑,自开展之后取得很大成绩。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绿色建筑的标志,公共建筑一直是该项评价工作的对象。2013年绿色建筑的发展获得重要进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国家战略,公共建筑节能成为绿色建筑行动中的一项内容。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执行标准情况的审查。对既有公共建筑要积极进行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公共建筑改造60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6000万平方米。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在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设中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强化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

  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公共建筑的绿色发展。陕西省2013年编制了《陕西省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等5项工程建设标准。江西省2013年出台了《江西省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上海制定了工程建设规范《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自2014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应按照《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要求在2014年8月前完成4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降耗20%的目标任务,每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可享受每平方米20元的国家财政补贴。福建省则自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1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及厦门、福州、泉州等市财政投资的保障房等全面实行绿色建筑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在“十二五”期间与绿色建筑实现的结合,促进了公共建筑节能的开展。

  公共建筑节能在“十三五”期间有了新目标,相关工作在开局之时也取得了新进展。

  2016年11月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公共建筑被列入重点加强的节能领域,显示出对公共建筑节能的重视。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公共机构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比2015年降低10%和11%。推动公共机构建立能耗基准和公开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实施公共机构节能试点示范,创建3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还要求强化建筑节能,“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此外,《“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推进公共机构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探索用能托管模式。《“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清楚指明公共建筑节能发展的目标,使未来五年的工作有据可循。

  2015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原《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进行修订,完成了《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并于2016年12月正式印发。原《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服务对象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学校园,修订后的《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则是适用于所有类型单体公共建筑,在拓展范围的同时也与公共机构类、园区类建筑进行了区分。同时将能源审计进行细化、分级,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有操作性。

  为规范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加强能耗监测平台验收评估,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促进平台运行维护,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制定了《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验收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6年4月印发,这是公共建筑节能监管的新内容。2017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印发了《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上报规范》,这是原《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上报规范》的修订版。

  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的公共建筑节能在绿色发展、节能改造之外,能耗监管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十二五”以来我国建筑节能考核方式,由针对技术措施的控制方式逐步转向用能总量的控制方式,而这个转变是节能工作深化的需要。

  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了《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行动计划(2016-2018年)》。据此,北京市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2018年年底前,完成不少于6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工作,实现节能约6万吨标准煤。同时,还将构建完善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及节能绿色化改造政策标准体系,创新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机制,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编制了《山东省绿色公共建筑规划审查要点》(试行),要求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居住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出具用地规划条件时,应明确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项目应至少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2016年5月,经过两年建设的青海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项目二期建设完成,实现对243栋建筑、3028节点的能耗数据监测,比原实施方案增加了43栋建筑、528个节点。

  “十三五”期间,广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以既有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为重点,公共机构公共建筑改造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5年内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争取实现累计节能约20万吨标准煤。

  湖南省“十三五”期间新建建筑全面执行65%及以上节能率设计标准,到2020年,实现既有公共建筑1000万平方米改造目标。

  河北省2016年12月下达“十三五”期间全省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共计14156万平方米。

  2016年12月重庆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大型公共建筑绿色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预验收。目前,重庆有29万余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正在进行智能雨水回收利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等绿色建筑应用示范,节能率达20%。

  GB50189-2005的颁布与实施是为了规范全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提高公共建筑能量利用率,从根本上扭转公共建筑能量浪费的局面。GB50189-2005共分5章和3个附录,总计条文93条。其主要内容反映在第4章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第5章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GB50189-2005用两条途径(两种方法)进行节能设计,一种为规定性方法,如果建筑设计符合GB50189-2005第4章中对窗墙比等参数的规定,同时也符合第5章强制条文的规定,那么,设计者可以方便地按所设计建筑的城市(或靠近城市)查取GB5018-2005中的相关表格,得到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值,按此参数设计的建筑即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另一种为性能化方法,如果建筑设计不能满足第4章中对窗墙比等参数的规定,必须使用权衡判断法通过计算判定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要求,权衡判断法需要对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计算,以确定该建筑的节能设计参数。规定性方法操作容易、简便;性能化方法则给设计者更多、更灵活的余地。

  GB50189-2005给出了节能设计计算参数,如室内采暖设计温度、新风量设计。在加热的情况下,室内温度每降低1度,能耗可降低5%~10%。根据温度与节能的关系可以设置温度,但同时还要考虑室内的功能划分,不同室内,温度规定在不同的范围。

  热传系数对建筑耗能影响很大,寒冷地区,护结构热传系数限值要求较高,夏热冬冷地区,主要考虑隔热,综合我国不同地区的情况,本标准认为屋面传热系数定为0.7w/(m2・K),外墙为1.0w/(m2・K)较为合适。

  对于建筑在设计时要对平面、朝向、太阳辐射、通风等对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降低冬季采暖的能耗,尽可能利用太阳能取暖,多获得热能,降低热损失。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通过自然来降温冷却。建筑的朝向是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要想真正做到通过建筑物朝向获得夏季防热,冬季保温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朝向,尤其是根据本地区或本地址的特性选择朝向,尽可能避免东西朝向。建筑物的体形越复杂、护结构面积越大,传热损失或受热影响就越大,因此,在设计体形时,要多方面考虑其耗能与体形的关系。

  近年来,公共建筑的窗墙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窗户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人们希望公共建筑更加明亮,建筑整体更加美观,建筑视野更加宽阔,但窗户比墙体传热能力高许多,要想维持室内正常温度,需要采暖设备和空调的工作才能达到。本标准对窗墙比进行了规定,不大于0.7。

  有些建筑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保持建筑整体风格,整个建筑设计成全封闭式,或外窗开启率逐渐下降,这种做法不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散热,室内温度、湿度完全靠采暖和空调控制,不利于节能。

  GB50189-2005还对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节能设计进行了规范,比如对空调冷负荷进行逐时计算,作为施工时依据,避免装机容量大,投资成本高,能量消耗增加等想象,热水集中采暖系统是比较合适的节能措施。

  GB50189-2005中附录A是关于建筑外遮阳系数计算方法;附录B是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附录C是建筑物内的空调冷热水管道绝热厚度表,该表是从节能的解读出发,按经济厚度的原则制定的。

  GB50189-2005于2005年7月实施,其中10项条款为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注明,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满足各式各样的规范,其中包括建筑设计的规范,节能规范,结构的规范等,是强制性的,这些规范有很多条文和基本内容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相关,比如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其中很多条款并不是强制性的,只起规定或建议的作用。

  而对谓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如我们国家推出了中国绿色标准标识,覆盖了住宅、公共建筑。GB50189-2005的许多条款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属于强制性是强制性的,因为对于目前整个基本建筑行业的现状来讲,满足基本要求规范前提下,强制要求所有建筑项目都朝这个标准靠,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要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另外,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如住宅,对于风环境、自然采光、通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等都有很明确的指标,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也基本如此,都有相当多非常明确的指标。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为强制性标准,见下表。其中对档案馆馆址、面积、建筑设计、用房、建筑防护等作了规定。强制性标准要求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满足标准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每一项都符合JGJ25-2000很难做到,与其这样,倒不如将此标准中的部分条款定为强制性条款,如防震等级为7级可列为强制性条款,部分内容只作为规定或建议,尤其是如今后加上节能评价参数,可否考虑将其列为非强制性标准或条款。因为各级档案馆建筑基础条件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其节能的目标。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实施已有10年时间,按标准建设的要求,标准实施5年后可以修订。JGJ25-2000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筑的要求。如通风方式,过去主要采用的是自然通风,现在很多档案馆是利用空调系统进行通风,通风的计算方法也不同,通风量的规定不统一无法指导实际操作。另外JGJ25-2000缺失部分内容,对指导目前档案馆建筑设计规划和建设有一定影响。比如建筑节能参数、节能建筑设计计算方法、节能措施如冷暖设备、通风、遮阳节能等都没有涉及。近些年来,档案馆的业务工作也做了部分调整,建筑用房功能需要重新考虑和定位,比如数字化业务是目前档案馆正常工作任务之一,建筑用房需要将其考虑其中。这些内容的调整、补充都需要在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体现出来。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需要参考GB50189-2005的部分内容,但要考虑其自身的特殊性。比如保存对象的特殊性。档案馆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节约化、有利于档案保存、无害化、集约化。这些原则服务于可持续档案馆建筑

  的最终目标。实现档案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建筑结构功能的灵活使用、可拓展性与现实可行性为基本准则,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节能降耗,尽量减少营运成本是档案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讲究环境效益是档案馆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标准;结构化综合布线是满足图书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的传统档案馆建筑或藏书楼建筑,比如北京的皇史成、需要关注它的护结构、采光、通风、照明,是否做到防光,是不是自然的对流,建筑方向是不是南北,防潮。现代档案建筑对防光、防潮、采光、地面承重、密闭与通风等有一定的要求,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这一特点。

  GB50189-2005节能的目标是在保证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第一个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同时,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个阶段,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

  节能档案馆的功能是要实现在没有使用任何采暖或制冷设备的前提下,让一年四季的室内气温尽可能地维持或接近档案库房保管的要求范围内,即温度14℃~24℃(±2℃),湿度45%~60%(±5%)。这一基本原理可以运用在每个档案馆,并能指导以尽可能小的功率和能耗设计满足的档案馆建筑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冷地区,冬季时间长,不论是冬季采暖,还是夏季防热,都离不开能源,怎样使冬季室内热量传出的少一些,夏季室外热量传人的少一些?采暖能耗投入非常大。低温对纸质档案、胶片档案、磁性载体、光盘等保存是非常有益的,在冬季,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档案馆可以不使用采暖设备,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档案馆,尽量低标准地使用采暖设备,只要保证室内温度不在0℃以下即可。对于单独的档案库房,可以整体关闭采暖设备或尽可能降低采暖温度,对于档案库房与办公楼在同一楼的档案馆,可以完全或部分关闭采暖设备。我国北方档案馆冬季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档案馆建筑湿度严重偏小,这与使用采暖设备息息相关,采暖时间越长,采暖设置的库内温度越高,湿度会越小,库房内长期湿度低,会导致纸张水分减少,纸张发脆,严重影响纸张寿命。尤其是冬季的长期干燥和夏季的湿度增大这种忽高忽低的变化对纸张档案的长期保存是非常不利的。冬季可以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保证一定湿度,不但有利于保存档案,还有利于节能。

  人们对夏热冬暖地区,从3月到6月,9月到11月,室外温度不高于28℃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较大,有的可达60%以上,完全可以利用自然室外温度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调运行的时间,节约能源,同时也不会影响档案馆保存的档案。

  档案馆建能源消耗最大的是采暖和制冷空调,其次是照明,前者约占60%~70%,而采暖和空调耗能中,50%以上是被护结构传热而消耗,要做到节能,需要从护结构设计和照明措施等入手。

  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在减少建筑物总失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的热和建筑物内部的热,最终达到节约采暖设备供热量的目的。对于采暖供热系统来说,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以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加强管道的保温,以提高室外管道的输送效率。

  节能是点点滴滴的行为。新加坡用雨水收集系统灌溉花草节约了大量的淡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新馆装置“雨水采集系统”,―方面回收生活用水,一方面收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卫生间冲洗和园林绿化灌溉等方面,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档案馆建筑的周围种植绿色植物,尤其在建筑物的东西墙方向种植高大的绿树,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另一方面可以明显改变空气质量;沈阳市图书馆在屋顶种植草坪和花草,也起到了屋顶隔热的作用;有的单位将空调热回收,节能约25%;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新馆设计中除广泛使用室外低负荷太阳能供电系统,为路灯、庭院灯、广告灯路牌导向灯提供照明电源外,还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玻璃窗来收集太阳能,解决图书馆白天的照明问题。湖北省图书馆面积10万平方米,空调耗能是“大户”。为此在设计时考虑了两种空调模式“接力”省电:中央空调冷热系统采用地源热泵,节能40%。到峰谷电价最低值时,再“切换”到冰蓄冷系统空调,可以省电费30%。

  按照瑞士的标准。完全依靠技术,节能率达到60%-70%不是梦想。档案馆建筑节能设计除了上面谈到的护结构,照明节能也是一条途径。档案馆照明规定应选择白炽灯,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很多档案馆选用日光灯。日光灯照明发光度高,均匀,但释放紫外线。近些年来,节能灯越来越普及,被应用于室内照明。节能灯的最大优点是节省能源,一般可以达到节能80%,而在公共建筑特别是档案馆还为被采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是人们还未建立节能的意识。

  在公共建筑工程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在项目前期阶段会根据项目具体规模、分期开发使用情况、用电设备容量及负荷等级、甲方对不同业态用电配置标准及当地供电部门的供电导则要求等,分析并确定最为科学合理的供配电系统。

  与普通大型公共建筑相比,超高层公共建筑考虑其单栋建筑体量较大、供电标准相对较高,在力争供配电系统简单、可靠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有效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益,节省电气设备成本及后期投入,同时还应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对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10kV变配电所(下文简称变电所)的设置方案就显得格外重要。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变电所应尽可能接近和深入负荷中心[1]。在一些大型或超高层公共建筑项目中,由于用电设备和容量比较大,通常会设置多台变压器,有时也会设置多个变配电所以满足业主使用管理和电气技术的要求,例如:变电所的低压供电半径宜控制在200m范围内,无特殊要求时用电设备接线端子处的电压损失不大于5%[2]等。现举例分析安徽省合肥市一栋超高层公建项目的变电所设置方案,该建筑单体地上建筑高度约180m,地上共40层;1~4层为商业,5层~40层为办公塔楼(其中11F、27F为避难层,将该建筑分为低、中、高区三个区域空间),地下共两层、分别为设备用房区域和汽车库;地上、地下建筑面积共计8.0万m2。该超高层公共建筑在地下一层集中设置两个变电所,存在供电半径偏大时,是否采用变电所分散设置――在B1层和27层分别设置一个变电所?这两种设置方案在超高咏ㄖ的电气设计中经常遇到,具体采用哪种方案更为经济更合理?通过以下设计条件的对比,为此类项目设计单位和业主的决策提供初步的技术分析。

  本次线路电压损失的对比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RF屋顶层空调室外机和泛光照明配电箱的供电线缆,分析计算过程见下表: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到变电所在分散设置的方案中,RF层用电设备供电线缆的电压损失大大优于变电所采用集中设置的方案,办公塔楼高区其他用电设备进线电缆的电压损失也有同样情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变电所集中设置时有部分线缆的电压损失已超过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值(5%)[2],为满足规范要求,这部分馈电回路需增加电缆截面以降低线路的电压损失,这样又会增加业主的项目投资预算。所以从线路的电压损失方面考虑,变电所宜采用分散设置。

  为简化计算,假定变压器的负载率为0.8,变电所分散设置时27F变电所中压进线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变电所集中设置时B1F变电所低压出线A密集式母线(各母线计算电流平均值取Ic=850A)、12根70mm2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各电缆计算电流平均值取Ic=100A)考虑。(见表3)

  通过以上计算比较,变电所在分散设置的方案中,电缆的功率损失大大优于集中设置的方案,其中线kW。

  上述“全年运行时间”仅用于设计分析参考。根据该项比较可以看到,变电所采用分散设置时可以有效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益、该系统更为绿色节能。

  本项目对于中压开关柜、变压器和低压配电柜等设备投资而言,两种方案几乎没有差别,同时两种方案变电所机房的面积变化有限,故本次不再做以比较。对于项目的中、低压电缆及设备安装费等,简单分析如下(见表4)。

  当变电所在B1层集中设置时,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区所有用电设备的进线电缆(密集式母线层变电所沿各层配电间竖向敷设至中、高区,导致低区、中区甚至高区各楼层配电间的面积均有所增加,和分散设置相比较,变电所在B1层集中设置时各楼层配电间面积约增加2.0m2。故从设备用房的使用面积情况考虑,变电所采用分散设置可以明显减小各楼层配电间的占用面积,这对于超高层公建项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可以看到对于本案的超高层公共建筑,当变电所采用分散布置的方案,从电能质量、绿色节能、楼层配电间面积的优化和设备投资等多个方面都是有利的。

  对于超高层公共建筑,当变电所采用分散设置时,高区变电所在工程设计阶段需分别考虑变压器等变配电设备的竖向运输通道和日后设备更换、维护等特殊使用条件引起的相关问题,这些内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措施,这里不再阐述。

  综合上述的比选分析和其他同类项目的设计经验,在土建平面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建筑高度150m以上的超高层公共建筑宜优先采用变电所分散设置的方案。对于150m以下的超高层公共建筑,由于变电所采用分散设置时线路的电压损失、功率损耗及设备初投资等多方面的优势相对不明显,变电所可采用集中设置。同时在该类项目的设计阶段,由于受大容量用电设备的分布、变电所层高和选址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变电所实施的设置方案需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分析。

  [1]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2):2.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执行标准,以具体监管城市建筑工程节能工作。将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严格地采取节能措施,让每一位公民真正树立起全面的建筑节能观,是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全面的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该行业各个企业、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只有将节能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将可持续发展进行到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7年,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实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根据文件要求,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识别高能耗建筑和重点能耗建筑;支持有一定工作基础的省市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促进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资金约7亿元,支持北方等9省市开展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示范,支持北京大学等72所高校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通过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摸清了全国公共建筑能耗情况,区分了重点能耗建筑和高能耗建筑,激发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2011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在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央财政将选择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地区,组织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规模化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示范效应。重点城市在批准后两年内应完成改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对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每平方米20元的财政资金补助。2011年,天津、深圳、重庆被列为第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试点。

  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机制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2010年BB贝博,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240元,省级奖励标准为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不低于60元。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暂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并给予“三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

  据统计,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平均能耗是50~70度电,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150~300度电,是城镇普通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的10~20倍,公共建筑的面积不到城镇建筑面积的4%,却消耗了全国城镇建筑总耗电量的22%以上。而且,远高于同纬度发达国家能耗水平,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筑服务水平要求提高,公共建筑规模、体量与能耗强度快速增长。从发达国家经验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日本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韩国90年代都出现了公共建筑能耗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增加1倍的情况[1]。我国目前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80亿m2,总能耗1.5亿吨标准煤,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5倍和2倍。如果继续按这一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公共建筑能耗将至少是目前的2倍,超过3亿吨标准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承受。

  公共建筑粗放式用能管理模式仍未改变,能源浪费现象突出,专业化的能源管理支撑能力不足,合同能源管理等现代化节能服务机制仍未建立。一方面,公共建筑节能项目规模相对较小,节能收益相对较低,影响了节能服务公司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公共建筑节能服务项目实施中标准、检测和验证问题滞后,公共建筑节能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导致节能效益无法确认,严重制约了节能服务项目的发展。

  公共建筑节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促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有效开展,其节能政策设计应坚持下列原则。

  公共建筑大体上分为政府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两大类,对政府办公建筑来说,按照“实报实销”的能源费用征收管理体制,经济激励对其吸引力并不大,相反,适当的强制性行政指令,往往更为有效。因此,针对公共建筑业主对象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政府办公建筑更多的通过行政指令强制其进行节能改造,对商业建筑则通过经济激励政策引导其节能行为,有效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

  公共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因素往往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需要政府加强政策的引导。特别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入资金量大,在市场配置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培育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因此,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和投入进来,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用能设备与系统、能耗计量系统的节能改造,在政策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节能总量目标的实现,更要注重分项细化目标的制定,引导公共建筑主体在实施建筑能源审计与节能诊断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分项细化的实施方案。

  推进建筑节能、提高节能效率,离不开节能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但更应看到,建筑使用者的节能行为又是最为简单而有效的节能途径。因此,建筑节能政策设计要在关注节能技术进步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公众节能意识的培养。技术节能与行为节能结合起来,才能使节能效果最大化。

  完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技术指南、技术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建筑用能设备管理,研究建立推广、限制、淘汰技术产品目录。建立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明确节能评审机构主体,在工程设计、建造、验收阶段,强化建筑节能专项核查。

  建立常态化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已批准的省级能耗动态监测平台,继续扩大纳入监测的城市范围;继续扩大省级能耗监测平台试点,争取“十二五”期间,建立覆盖全国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能耗数据实时监测系统建设有关的行业标准编制,科学指导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工作。

  (2)提升能耗数据分析能力和水平,推进能耗定额制度建设,切实发挥能耗监测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3)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拓展监测平台功能,不仅仅完成能耗监测、能耗审计,还要能科学地控制能耗设备的运行方式,给出最佳的节能运行方案。

  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已经建立健全,能够实时掌控辖区内公共建筑能耗信息情况,详细统计高能耗建筑和重点用能建筑能耗情况的基础上,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城市和高校,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要求“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0%以上。

  目前的财政奖励资金是按改造的工作量核定的,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内容广泛,不同改造任务间的成本相差很大,统一标准量化有失政策的公平性和可行性。鉴于进行节能改造的公共建筑都已纳入监测平台,能够准确掌握建筑能耗情况,因此可以采取“目标考核奖励”的办法,即批准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或高校,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目标的,给予奖励。否则,收回奖励资金。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系统的复杂性,在建立节能监测平台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从能源审计到节能效果评估上进行全过程规划,以达到节能效果最大化。一是能源审计,确定重点用能设备、重点系统,找出耗能不合理和具有节能潜力的领域;二是节能诊断,对能耗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了解;三是节能改造方案,按照节能诊断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改造方案;四是实施节能改造;五是实施节能运行,调整优化系统运行策略;六是节能效果评估。

  要转变节能改造观念,倡导在实施建筑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物围护结构及用能系统通过采用成熟可靠的无成本(优化运行管理、完善物业管理等)、低成本(改造投资额较低,节能效果明显、投资回收期较短)节能措施实施节能改造。

  各地应依据监测平台,通过能耗统计、监测,摸清能耗基线、确定能耗定额。在确定能耗定额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基于能耗限额的用能约束机制,通过超定额加价制度,或公共建筑节能量交易的方式,激发节能改造需求,实现降低能耗目标。

  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促进我市建设事业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紧紧围绕实现城乡建设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一) 年。建立建筑节能材料备案制度、建筑能耗标识制度等激励约束机制,使建筑节能工作有法可依、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形成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机制。同时培养一批建筑节能科研和应用人才队伍,建成一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整体上达到全面实施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

  (三)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年。市要完成应改造面积的15%以上。建立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

  (四)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建立利用太阳能。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率达20%以上。

  (五)大力促进新型墙材推广应用。 年。全市基本上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

  对各类公共建筑从规划报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材料检测、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监管。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以政府投资新建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

  完善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的节能改造机制,建立健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体系和建筑能耗统计体系。建立建筑能耗定额制度,重点开展大型办公、商业等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每年要完成应改造面积的10%以上。

  重点开发适应建筑要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完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技术。解决太阳能光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安装;开发太阳能,地源热泵技术与设备;开发太阳能光电系统;加大应用力度推进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酒店、集体宿舍等和12层以下居住建筑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电照明技术,如使用太阳能路灯、广告灯箱及城市景观照明用灯等。农村积极推广太阳能技术以及沼气、秸秆制气等生物质能技术。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应采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措施。

  城市污水,利用热泵技术将低温热源(电厂余热。工业废水)中的低品位热能提取,并转换为高品位热能。

  用于发电和城市供热,通过地下煤层气开发及地下采空区、废弃矿井和井下瓦斯抽放。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

  继续征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贯彻执行《 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省政府第137号令)落实省财政厅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保证墙改工作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墙改基金对建筑节能科研、技术、产品、试点示范的扶持作用。

  加快节能灯具的改造工作,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尽快完成节能型的城市照明系统。

  并同步建立个人热费帐户。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印发的《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推动采暖费补贴“暗补”变“明补”改革。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北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省实施细则》和《延边州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等,严格执行国家、省、州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推动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

  1加大对建筑节能有关政策和技术研究的资金支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技管理等部门。加大对建筑节能的科技投入。对现有成熟技术、产品、材料进行整合研究,加快节能技术的成果转化。注重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提升节能技术水平和档次。

  2探索建立建筑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和建筑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为实施建筑节能与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与用户分享节能效益;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建筑节能的监管、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1加强建筑节能监督。通过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建立从项目立项、论证、审批、设计、施工、监理、造价控制、竣工验收和结算、房屋销售、重点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的建筑物生命周期内相互衔接的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对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的执行、重点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专项执法。加强节能管理制度创新,构建有效行政监督体系。强化建筑节能施工现场的动态监管力度,将节能标准现场执行情况纳入合同价格调整机制、建设项目各类监督检查等监管范畴和各类奖项评比活动,确保节能标准落实到项目。制定和实施施工监管、验收备案制度。

  2加强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加大对违反建筑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法检查力度。

  3建立信息统计报告和通报制度。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季报和情况通报制度。对其建设进度各阶段是否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进行监管,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登记和处理。

  4建立违规举报制度。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违规举报制度。及时纠正和处理违规行为。

  1发挥墙改专项基金对建筑节能的支持作用。争取通过有效的形式明确墙改专项基金对建筑节能的支持。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发展。

  3推动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评估工作,按照省、州的安排部署。取得经验,逐步扩展到普通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节能评估。对节能建筑的护结构隔热性能、供热制冷)系统效率、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指标、实际节能效果等予以评估和界定,按照不同节能等级,对低能耗和超低能耗节能建筑实施不同星级的星级节能标识”并向全社会公布。

  1加强培训。联合开办与建筑节能有关的研究开发、应用技术专业培训或课程,倡导建筑资源节约理念。通过各协(学)会,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测监督站等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

  现存的厂房建筑由于建筑耗能的巨大,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已成为时代的必需。本文以上海飞达汽车修理改装厂改扩建工程项目工程为例,提出了改扩建过程中因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节能改造原则,对建筑能耗的比重同比降低,就合理因势设计建筑与建筑、建筑与人的关系;暖通空调水电的节能改造;外墙立面的保温等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实用性,而且可以节省能源,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海飞达汽车修理改装厂改扩建工程项目,地块位于共和新路以西、紫金兰公寓以东、艺康苑以北、宝山汽车综合检测站以南。用地范围内有一栋3层建筑为保留建筑,目前功能为餐饮;另有三栋建筑为目前在建项目,分别为1、2、3号楼。其中1号楼为3层;2号楼为11层;3号楼12层。现1号楼结构主体施工完成,2,3号楼施工至地下室。

  本项目位于地铁和高架沿线且相邻地铁站,周围居住小区集中。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市景观和服务配套的发展要求考虑,原设计的建筑外立面和使用功能比较单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未来很可能要做较大的调整。考虑到以上因素,建设方提出对建筑外立面和使用功能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不改变原设计主体结构的条件下,对建筑立面和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筑造型上,加大创意理念,加强公共空间;使用功能上,加大可塑性,在原来的厂房和辅助用房中增设办公和展示功能。各专业设计及景观设计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及规范要求。

  基地邻共和新路段的北面增加设车行入口,原主入口为人行主入口及消防车入口;车行道路增至6M,在1号楼东面,2号楼东北面以及3号楼西北面分别设有回车场地;项目的景观作为一个小型城市公共空间,强调以人为本,生活办理念,注重建设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平台,着重考虑环境的亲合力。构想在2号楼与3号楼之间的广场上建设一个具有雕塑感的构筑物,在丰富室外公共空间的同时,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休闲平台及联系2、3号楼的交通枢纽,依照因势改造、就地取材的原则,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1)1号楼作为整个园区的门户,底层大面积挑空,形成一个“灰空间”,为城市空间提供缓冲广场,增加园区与城市生活的沟通,增强园区与城市景观的相互融和。在所在区域中创造一个崭新的沿街亮点;立面上采用青砖,唤起人们对上海“里弄式”建筑的回忆,喻以暗示园区的改造和创意属性。

  (2)2号楼强调与园区其他建筑的联系性,与1号通过红色盒子相连,成为一个整体,体现创意理念;2号楼与3号楼立面形式以两个相呼应的“凹”为逻辑进行设计,将原来有规律的窗进行打乱和重组,进行重新解构,喻以用“凹”解释建筑的“吸纳”和“吐出”的自然和谐的概念,并增加立面的可读性和统一性,传达园区的创意属性;2号楼新增的挑廊、室外楼梯和通道旨在营造丰富的公共空间环境的变化及建设城市与建筑,建筑与人,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在平面布置上,1-2层增设展示功能;3-11层增设办公功能,各专业设计及景观设计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及规范要求。层高2层从原来的3.3M层高增高至4.8M。建筑总高至44.4M,小于规划控高50M。在原有结构框架下对各立面进行重新设计,2层增加挑廊及室外楼梯,2-3层西侧有局部挑空。造型变化影响到的面积变化的重新合算入经济指标中。

  (3) 3号楼在立面设计上与2号楼相呼应,对内强调园区的协调型和创意性,对外强调园区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性,更有效的提升地块对城市的意义和商业价值。

  层高2层从原来的3.3M层高增高至4.8M。电梯由原来的无机房电梯改为有机房电梯。建筑总高至47.6M,小于规划控高50M。

  在原有结构框架下对各立面进行重新设计,2层增加挑廊,平台及室外楼梯,2.3.4层西侧有局部挑空。

  在1、2、3号楼的各层平面按新功能进行重新布置,水电暖通等井道跟随新的功能布局重新布置,屋顶增加生活水箱,1层增加配电间。并在原有结构框架下,对各立面进行重新设计,底层局部挑空,外墙面凹凸处理,影响到的面积变化重新合算入经济指标中。

  各层平面按新功能进行重新布置,水电暖通等井道跟随平面布局增加或调整,屋顶消防水箱移至3号楼,保留一个生活水箱。

  鉴于以上分析,利用各方案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并使节能率达到15%,通过计算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见表1。

  通过调查得知,老办公类建筑每年每平方米耗电量约95kW・h,以0.6元/kW・h计,可得每年耗电约57元/m2,则该建筑每年总耗电量约37.58万元,节能改造后,每年可节约用电5.637万元。在不计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这笔改造费用的回收期平均约7.8年,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建筑按合理使用年限50年计,则还可正常使用20年左右,可见投资回收期在使用年限之内,这笔投资是可行而且经济的。

  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是目前供热领域的热点,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一个方向,甚至出台不少关于公共建筑能耗指标、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办法、以及公共建筑用能管理的文件、办法甚至国家标准。但这些更多的停留在诸如建筑结构、保温材料这类建筑本体节能技术和诸如能耗指标、评估办法等管理方式上。在我国北方,对于公共建筑,还有个很大的能源消耗是集中供热期间的热能消耗,降低热能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较于住宅,公共建筑有其自身特点,如何根据公共建筑的特点,设计一套适合于公共建筑的节能方案,是目前供热领域大家都在积极思索的问题。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通过市场公开招标一举夺得某单位2014年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2标段)的承建项目,该项目涉及该单位9个换热站95栋公建群,其中包括行政办公楼47栋,职工食堂5个,车库9个,服务性设施7栋,医院3所,学校2所,商务酒店和宿舍大楼22栋,涉及供热面积89万平方米左右。从业主方的招标书可以看到,项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公共建筑的二次管网改造实现节能。本项目涉及到的公共建筑群种类比较多,基本涵盖了常见的各种公共建筑类型。而通过现场考察,这些公共建筑群相对还比较集中,非常适合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的成果对于其它类似项目也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效应。

  (1)上述所有公建群内的工作人员作息时间固定,大多数建筑白天有人员,夜间无人,采暖需求集中在工作日的白天上班时段,而节假日或工作日的下班时段,无需正常供热;(2)即使上述公建群内存在着个别值班人员,为了一两个人员取暖,而让整个公建楼栋正常供热,形成了事实上的严重热源浪费现象。此外,这些人员的供暖可以通过辅助设备解决;(3)公建和民建往往共用一根供暖管线,而在作息时间上,正好存在供热时间上的互补现象,如果合理应用,可以更高效率的利用管网和热源。

  在每个公建楼栋二次网回水管道上加装电动调节阀调节楼栋二次网流量;在公建楼栋二次网给水管道上加装球阀、过滤器、热量表对流量、热量进行计量;;在公建楼栋不同的楼层和房间安装GPRS温度采集器,收集来自不同采集点的温度信息。上述所有数据进入安装在楼栋管道井内的就地PLC控制器。通过就地PLC控制器,按分时段和室外温度补偿等控制模式进行适时控制,提供不同的供热需求,达到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同时,通过GPRS无线通信方式,将PLC控制器各种现场参数上传到监控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和各种控制模式的切换,从而形成就地和远程的联动机制。

  根据上述公建楼栋的功能和作息时间,通过安装在各公建楼栋热力入口处上的电动调节阀以及PLC控制器,按公建不同功能性质的作息时间段进行就地和远程的适时控制。通过改变电动调节阀在不同时段的开度值,控制供热流量的大小,改变供回水温度来到达节能效果。同时在保证二网回水压力值恒定的条件下,控制好合理的循环压差,确保公建楼栋在最不利点上不会形成气阻,而影响公建的供热效果。在对各公建楼栋进行分时段供热的情况下,随着温度调节阀开度的降低,二次网水循环量也会减少,循环泵用电量随之下降,从而实现节能。

  (1)理想节能率的预算以供暖时间180天,作息时间上午10:00上班,下午19:00下班为例。在休息时段、周末日和节假日节能供热。考虑到温度的滞后反应,提前4小时正常供热,提前2小时节能供热。即温度调节阀在白天作息时间上午6:00至下午18:00时间段,将阀位开度开至100%进行正常供热,而在下午18:00至第二天早晨6:00时间段将阀位开度开至30%左右,保证管道不被冻裂的情况下进行供热。则可节能时间计算如下:①周末可节能时间为:180×2/7=51(天)②夜间可节能时间为:180×5/7×1/2=62(天)③国家法定节日时间为:3天(春节)+1天(元旦节)+1天(清明节)=5天故可利用总节能时间为:a+b+c=51+62+5=116(天)④在理想的节能状态下,假设调节阀开启度为30%,则理想的节能率=总节能时间/总采暖时间×节能状态阀关度x修正系数116/180×(1-30%)x50%=22%备注:修正系数是考虑到阀门开度降低后,回温会降低。同时,调节阀开度与流量的关系也非线元/平方计算,每年每平方米可以节约资金=10×22%=2.2(元)(2)影响因素①在节能状态下调节阀的关闭度可任意调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可以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设置不同的开启度,即实际节能率还有上升空间。②供热昼夜不均衡对节能率的影响,夜间温度低于白天,所以从整体分析,白天的供热量相对于夜间要少,所以在夜间节能,相同的舒适度下,夜间的能耗要高于白天,也会使实际节能率有所上升。③回水温度对节能率的影响,以上计算中主要从时间段节能上分析,事实上,进入节能状态后,回水温度要比正常供热低,所以会使节能率有所下降。

  励行节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现代经营管理学告诉我们:“节约就是获利”,节约的重点“应放在企业最大的支出项上”,因为这样的节约能使利益最大化。供热公司是以买卖热能为赢利方式的企业,热能支出是最大的支出项。所以,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应在节约热能上下功夫。以面积为9507平方米公建为例,供热入口管径为125mm,如果使用了电动调节阀,年节能费用为:9507×2.2=20915元,单套二次网节能调节系统成本约为85000元,每年运营成本约为1000元,5年左右即可回收成本。

  为了证实在热计量改造后,是否能够按照我们理想中的节能率来到达节能效果,我们在实施改造后,将95个公建群中,抽取了其中带固定作息时间性质,并且具有一对一独立控制的24个公建建筑群,分别按三个批次用分时段控制的方式进行测试,根据办公室建筑用热特点,考虑建筑物热惰性引起的时间延迟,预先设定调节阀的启闭时间,在上班10:00前,提前4个小时(即早晨6:00)将调节阀阀位开度从30%开至到100%,此阀位开度将延续至下午18:00(时间段为白天12小时),此时间段耗热量我们把它作为白天12小时的耗热时间,即白天的热累积量。因温度变化有较大的滞后现象,在下班19:00前,提前一个小时(即下午18:00)将调节阀阀位开度从100%降至到30%,此阀位开度将延续至第二天凌晨6:00(时间段为夜间12小时),此时间段耗热量我们把它作为夜间12小时的耗热时间,即夜间的热累积量。两个时间段热量之差粗略计算为当天节约的热量。同时,两个时间段产生的瞬时流量差,即为当天节电量换算依据。

  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主要针对整个楼栋的控制,适用于用热时间较集中,作息时间较固定,分时段控制性较强的公共建筑,例如:办公楼、学校、体育馆和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这类建筑能耗大,同时这类建筑使用性能与住宅不同,一般在晚上无人使用,只需保证管道不结冻,即保证值班供暖温度(一般为5-8度)即可。节能阀通过加装自控装置实现楼栋入口的流量调节,实现分时段供热模式,可大大降低能耗。在上述公建群节能改造的同时,必须同时对各公建对应的换热站循环系统和补水系统进行变频改造,因为在各公建进行分时段调节的同时,系统的流量、压力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保证正常的二网压差循环和定压补水,使其在系统最不利点得到正常水循环,而不被形成气阻,影响供热,浪费能源,建议对二网系统采用自动变频运行。很多公建和民建供暖管道都使用同一根管线,而供暖高峰期的时间正好相反,即白天与晚上供暖需求正好形成互补,建议对上述进入民建分支的入口管线也安装相应的电动调节阀,这样对整个供暖系统水力平衡起到了更好的互补作用。由于安装温控阀的位置多为管沟和新建的热井,而这些安装的条件是地方狭窄,空气潮湿,为了更好的适应公建节能项目的推进工作,建议将调节阀的物理尺寸尽量变小,还要同时提高调节阀的防护等级。由于PLC与上位机的通信,通常采用GPRS进行无线通信,而这种方式往往受到当地的通信基站信号的强弱、设备安装的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而无法使数据和各种控制指令进行及时收集和实时调整,建议改变通信方式。因公共建筑大楼都敷设了光纤和电话线路,只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就能很好的解决通信问题,从而使数据和控制指令能够及时的给予显示和响应,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对比,二次网节能改造方案实施后,节约热能15%,节能效果明显。二次网节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高了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操作水平,深入了智能热网的智能化层级,显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经济效益明显,推广意义深远。

  [1]邵宗义,马长明,韦梓春.公共建筑分时分区控制的能耗模拟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02).

  [2]穆连波,张春蕾,王炳南,张迪,张铁钢.供热系统分时分区控制节能实测分析[J].暖通空调,2013(06).

  [3]代爱妮,杨治伟.基于PLC的城市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2(09).

  [4]吴明永,李菊生,王国伟.基于3G-Internet网络的换热站无线远程监控系统[J].电气自动化,2016(03).

  [5]王丽春,赵志男.浅谈集中供热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制作,2015(14).

  [6]张艳芬,刘旭东,李彬彬.基于SCADA数字电台的城市热网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3(10).

  [7]王清勤,何维达.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J].建筑节能,2011(04):73-76.

  [8]邓志坚,汪霄,王伟.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激励机制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1(01):37-40.

  通过开展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全市民用建筑能耗总量和实际能耗水平,为合理确定节能目标,加强能源领域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逐步建立完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平台、数据采集体系和节能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从而不断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全市范围内,对市城区及县市区城关镇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由国家财政投资建设的单体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楼、商场、宾馆、医院、教学楼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基本信息、建筑能耗信息、集中供热(冷)信息和建筑节能信息进行全面统计。

  (一)建筑物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建筑物详细名称、地址、竣工时间、建筑类型、功能、层数、建筑面积、供热制冷方式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面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新建建筑所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信息等。

  (二)建筑能耗:指建筑物逐月能耗和全年累计能耗,主要包括用于采暖、空调、通风、热水、电气等方面的电、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能源消耗情况以及集中供热耗热量、集中制冷耗冷量的数据等。

  (一)建筑基本信息: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基本信息由发改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共同督促相关部门填报;大型公共建筑由建筑物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各被统计单位进行填报。

  (二)电耗数据:由电力供应部门提供数据并同时要求各被统计单位提供自查数据,然后形成最终数据。

  (三)煤耗数据:采取由各被统计单位自查自报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整栋建筑物的煤耗数据。

  (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能耗数据:对天然气和集中管道供应的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由燃气公司提供或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整栋建筑物的能耗;对分户购买的罐装气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整栋建筑物的能耗。

  (五)集中供热耗热量、集中制冷耗冷量数据:对设有楼栋热(冷)量计量总表的建筑,通过对楼栋计量总表读数获取数据。对未设有计量总表的建筑,用能耗统计建筑集中供热(冷)信息统计基层表(城镇节能基4表)对供应该栋建筑的锅炉房(制冷站)进行能耗统计。

  (六)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系统和浅层地能利用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的数据:由被统计单位要求可再生能源设备供应商提供或采取逐户统计的方式获取。

  (一)市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具体实施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组织对各县市区及相关单位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组织发放并回收统计报表;做好统计数据的录入、审核和管理工作,并建立全市统计信息数据库;督促被统计单位建立完整的统计台帐;分析全市统计信息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将全市统计信息数据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统计局;具体负责市本级(包括武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的统计。

  (三)市发改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共同负责实施市本级(包括武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相关单位要根据《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按时报送统计报表(城镇节能基1表、基2表、基4表等)。

  (四)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建立本地区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城关镇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各县市区的总体统计数据由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局)汇总后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一)成立市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组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房管局、电业局、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各县市区要抓紧编制本地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实施方案,于7月28日前将实施方案、统计工作负责人、联系人及录入人员名单、联系方式等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和提高舒适性的条件下,让建筑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是发展建设事业和节能事业的重要工作。

  “十二五”是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十一五”后的又一关键时期。为实现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发展,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并参考《__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及节能方案》,结合我市建筑行业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继续认真落实《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政策为导向、科研为支撑、标准为保障、推广为手段、工程为示范的工作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__市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目前我市的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得到普及,城市普及率达25%左右,农村也开始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型墙材的发展势头较好,新型墙材的比重越来越高。通过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

  根据《云南省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对一般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节能审查,凡是违反建筑节能要求的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审查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结论为不合格,不得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通过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能够保证节能在50%以上。通过在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审查,并按照符合节能要求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和监理。

  (1)联合市发改委、市纪委、市财政局、市法制办,制定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细则,并发文实施。

  (2)通过对全市既有公共建筑的调查统计,建立了203个项目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库,总建筑面积405000平方米。为今后争取国家和省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市建设局起草了《__市加强建筑节能与节能材料应用管理实施意见》并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4)政协__市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开发利用建筑垃圾,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提案》,已由市建设局办理答复终结,并已制定《__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管理实施方案》待上报市政府。

  (5)为配合做好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申报的工作,市建设局起草了《__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已上报省建设厅。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我市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绝大多数没有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建筑围护结构达不到低限的隔热保温要求,由于建筑墙体、门窗、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差,气密性不良,大多数建筑室内热舒适状况不佳。随着人们对室内热环境、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安装空调已较为普遍,使用量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城镇每百户空调拥有率达5.7户。由于缺乏空调节能设计和运行标准规范的控制和科学指导,夏季空调负荷大,设备利用效率低,电能浪费惊人。特别是空调设备往往在炎热时间同时使用,使电网高峰不堪重负。另外,我市部分县区城镇居民冬季基本上采用煤炭取暖,建筑用能排放的污染物逐年增加,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建筑采暖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才能使城市大气污染得到根本改善。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空调热效率不高,不仅能源浪费严重,而且造成大气污染。面对这一形势,建筑节能工作必须扭转落后的状况,为公众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经济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

  尽管全国建筑节能已开展十多年并做出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此项工作在我市仍未大规模开展,当中存在着某些困难和障碍。首先是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建筑节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但很多部门和领导无视建筑节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巨大效益,一方面认为我市能源供应还不算紧缺,另一方面认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建筑的节能效益与实施建筑节能所增加的建设成本相比,效果不明显。再加上群众的节能意识淡薄,致使我市建筑节能工作难以向前推动,进展缓慢。

  其次是气候因素,我市气候特征虽不算恶烈,但分区类型较多,节能措施差异较大,执行标准难以取定,给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第三,现行节能标准在我市缺乏针对性。比如《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只适用于水富、绥江、盐津、威信等少数县份,我市大部分为温和地区无节能标准可依。且我市居住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各项性能指标等也未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底数不清。因此,尽快组织编制 出可行的节能标准,开展建筑能耗调查分析工作,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图集、技术规程的制定,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我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节能建筑需要增加10—15%建设投资。房屋开发商、业主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另外,建筑节能工作无专项经费,给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带来难度。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为指导,以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为工作平台,以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保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技术、经济、法律等为手段,以改善建筑功能,创建良好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建筑领域资源利用率。

  基本原则:坚持节约建筑用能与改善热环境相结合。我市各个不同气候区域都要在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下节约能源,并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热舒适程度,努力实现在耗能不高的情况下,全市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26℃,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坚持节约建筑用能与墙改相结合。要发展建筑节能,就应当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BB贝博,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墙体革新,在国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政策的指导下,发展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坚持政府对节能的宏观调控引导与市场机制对节能的促进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节能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推动规范性节能市场的形成。

  (1)按国家第二步节能目标要求,全市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50%。以昭阳区为中心带动全市,从点到面全面发展。

  (2)改善建筑舒适条件的同时节约能源,努力实现室内热环境明显改善。使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26℃,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

  (4)公共建筑必须认真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旅游旅馆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及其它有关建筑热工标准。

  (5)在建筑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6)市政照明系统大力推广节电控制技术和节能灯具,全市城镇路灯节电技术达到80%以上。

  (7)城乡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砖。新型墙材应用率达100%,隔热保温墙体材料应用逐年提高。

  (1)大力推广轻质墙板、复合墙体及屋面隔热材料的应用,积极引进憎水性珍珠岩保温板、岩棉和聚苯保温板、陶粒混凝土板、改性石膏板、grc轻质墙板等新型墙板材料,使新型墙板应用逐步扩大。

  (2)开发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进一步提高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加气混凝土制品以生产砌块为主,墙板为辅。

  (3)开发多功能承重和非承重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中重点是承重混凝土空心砖,努力使应用量达到标准砖用量的80%以上。

  (5)积极采用低能耗采暖设备、集中采暖方式,公共建筑大力推广地热利用技术、空调节能控制技术。

  (6)提高外门窗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1—8层建筑中采用的门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ⅲ级水平,9层以上建筑中,不低于ⅳ级水平。大力推广塑钢窗和断桥金属窗,塑钢门窗应用量达到60%,逐步向中空玻璃窗、复合窗过度。

  全面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到2015年,全市城乡必须实现“禁粘”。在我市以重点推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其它墙材为辅。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乡居民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普及率达到60%以上。

  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审核,没有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工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手续。

  (2)轻质、高效屋面保温隔热技术。试行推广憎水珍珠岩保温板屋面、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屋面、挤塑型聚苯倒置保温防水屋面以及岩棉和聚苯板屋面。

  (3)节能门窗与密封技术。采用高性能密封,可节约能耗10%—15%,因此,应采用密封性能强、耐久性好、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的门窗密封技术及材料。重点推广应用塑钢窗、钢塑复合窗,以及隔热保温型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中空玻璃替代单层玻璃。

  包括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鉴于我市财力薄弱,宜重点推广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在昭阳城区个别建筑工程项目中已得到应用,供热制冷效果显著,其经济又环保的优点得到了充分验证。

  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产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供水系统、节水洁具和节水阀门以及污水回用中水处理技术。

  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引进使用用电系统节能调控技术,包括智能系统、节能电器和节能灯具,在居住建筑中重点推广使用节电新技术和新产品。

  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建筑节能工作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用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原则、鼓励政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节能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房屋销售、使用管理、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规范。

  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同时,根据我市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制定相关地方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市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建筑节能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职能,通过法律、政策、经济以及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把建筑节能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各环节,建立从项目立项、可研、审批到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的相互衔接的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对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的执行开展专项监察执法。

  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规划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做到机构、人员、职能落实,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定员设岗,努力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内容应包括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发改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审查建筑能源利用和节约内容,不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批准建设。对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重大项目等,要从项目立项开始实施部门联合监管,发改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项目可行性报告中节能篇进行评估,并按照建筑节能评估标准进行项目节能试评估,提出项目能源使用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议。

  要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施工图审查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中应单列是否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章节,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判定为不合格,并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保证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落实。

  加强节能材料的市场准入管理。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建材采购、使用单位要对所采购使用的节能产品质量负。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