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贝博城市年轮中的建筑文化:深圳“宝安1990”再生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1-04 01:35:40

  BB贝博《时代建筑》从创刊伊始便以不同形式关注富有创意的中国当代建筑作品,我们坚持选择建成作品,关注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并重视其完成度和现场感受;坚持第三方评论为主,推动建筑评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每期作品栏目在作品选择上尝试走向设计探讨上有相对共性的可能性,在评论文章的作者的选择上,力求其研究背景与作品的设计探索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期更多地关注限定语境中的建筑表达。于云龙讨论了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在材料性、合院原型、内部空间与场地交界面方面的建筑师对自然的回应与美学表达;刘刊、陈瑾羲剖析了深圳南头杂交楼在叠合、杂糅与共生之下的设计策略,指出设计师建立更多的社会共生意识的价值;邓宏远、庄慎、吴洪德分析了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二期项目中的设计操作,讨论了建筑师如何将建成环境视为“中性空间”来把握,并从“局部、内部、片段”着手,建立中性与冗余的对话关系的设计探索;张昕楠、李飞扬、曹兆和、孙德龙剖析了独白美术馆设计中的坚持与尝试,借用南朝谢赫所提及的绘画创作六法讨论设计创造的气韵表达与知觉体验;莫万莉、钱晨解读了莫干溪谷·一亩田度假酒店所实践的一种现代化的“城市梦想”,指出“乡村”与“城市梦想”或许并非非此即彼,而是萦绕的愿望与憧憬;靳飞、宋雯珺剖析了骞里小镇展览馆的设计实践中对语境的解读、原型的梳理,以及对场地组织、空间层次、材料及细部的推敲与演绎。费晓华、姜龙基于生境理论分析了深圳“宝安1990”项目升级改造的策略;徐洁讨论了深圳“宝安1990”再生实践中折射城市文化的空间生成逻辑。

  文章通过“宝安1990”项目,回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深圳40多年发生的城市巨变,分析其沉淀在城市空间中建筑独特的社会图景和文化现象,通过速生城市深圳的新陈代谢,反映出这些年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生活方式的演化。研究文化建筑“宝安1990”的再生,可以由此折射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逻辑。

  设计团队:王桂军、徐中华、甘程鹏、舒姣、李燕玲、姜龙、刘思静、陈侃、黎柱立、陈启俊(Denny)、周琛、刘大林、裴俊德、李瑞、王凤阔、杨振、周聪、陈俊

  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1979年深圳设市,次年成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与发展。深圳的建设从宝安开始,在4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从40多万到如今的2 000万,是世界城市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的示范性与先锋性也成为中国其他城市学习的标杆。

  回顾深圳40多年的发展,那些为中国和世界留下的当代城市文化遗产,也有待我们认识、研究与发掘。

  社区文化中心作为中国城市中基层的活力细胞,承担着社区日常的文化交流学习工作,在城市建设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大量年轻人集聚到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成为他们的归属地。“宝安1990”的再生记录,见证了时代,同时也开启了未来(见图1~图4)。

  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世界经济转型与全球化机遇。在新经济升级过程中,深圳始终紧随时代潮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站立在世界前列。

  深圳城市的生长也在修正尝试中前行,城市中心从早期的罗湖(1995年前)到福田(2010年前),再到前海,城市空间格局在不断演化。在城市高速膨胀的过程中,集聚了大量的青年人口,五湖四海来的移民成为深圳城市的特色,人口红利和“三来一补”企业的蓬勃发展,让深圳的城市建设呈现多元化与包容性,政府、企业、市场、民企以各自不同的立场与方法共同参与城市发展。

  20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制度影响了特区的建筑创作,土地制度改革吸引了多元化主体的参与建设,招投标制度开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住宅市场化商品推动了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革,城市建筑发展生机勃勃。在居住社区、工业园区、仓储小区大量建设的同时,公共建筑创作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建筑创作中岭南派风格开时代之先,在探索实践中独树一帜,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公共建筑。深圳图书馆、深圳博物馆、深圳大剧院、深圳科技馆等BB贝博,为这座城市定下一个时代的基调:本土原创。这些建筑立足岭南地域的自然、文化环境,以现代主义的理性精神,探讨建筑功能的变化、几何形体的逻辑,尝试用当时最新的建筑材料——玻璃幕墙、石材、面砖等,营造出简约大气,有南方地域特征的现代建筑。

  中国城市的传统文化建筑多附建于宫苑、寺庙、会馆或城镇街坊和宅邸中,1949年后,经过40年建设,逐步建立起以省市区为单位的文化设施体系。以剧场、影院、图书馆和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为核心的文化建筑,成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代表,给城市建筑风貌带来了新气象,也为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带来了乐趣。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圳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并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公共文化建筑展现了深圳开放、包容的独特个性,从市级文化建筑到区级的文化活动中心(“宝安1990”),无不带有强烈的岭南风格的地域文化和气候特征,同时也有鲜明的时代印迹。

  今天的深圳,承载着建设大湾区的使命,深圳歌剧院、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湾文化广场等新的文化设施定位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设施”。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与文化设施升级中,深圳文化建筑也在发生蜕变,让文化与城市生活相互关照,是自下而上地观察城市生活的线

  深圳改革开放发展的40多年,也是文化建设从起步积累走向繁荣的过程,留下了不少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如深圳大剧院、深圳博物馆等。面对深圳城市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空间形式不断优化,人们生活水平随着城市更新在不断地提升。当“宝安1990”迎来30年的使用年限时,选择改造再生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见图5~图8)。

  社区文化中心伴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功能、形式、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蜕变。图书馆作为终身学习社会的城市基本设施,为市民们提供场所空间,当时家庭的居住生活、学习空间并不宽裕,图书馆能满足人们学习、交流、传播等需求。在当今的互联网社会,知识、信息、资料等在手机、电脑中实现了处处能看、时时可知。城市图书馆的场所配置和内容功能也催生出复合化的多元功能,针对所有阶层、不同年龄使用者,成为集学习、研究、交流、演讲,甚至小剧场沙龙、艺术展览等为一体的文化场所。

  宝安“老三馆”的功能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当时,作为国家设立的市区级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机构,其目标是研究和指导群众业余艺术活动,收集和整理民间艺术遗产,辅导群众业余艺术创作,培养群众文化艺术骨干,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今的“宝安1990”,更多的是公共性的营造,人文、艺术、生活与专业相融合,将空间与活动内容嵌入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建筑正是这样的载体,建筑的形式与空间反映了时代的经济、社会、科技与生活方式。“宝安1990”以建筑空间赋能,做到了“脱胎不换骨”,通过“留、改、拆、建”等方法,赋予三组建筑新的生命与活力(见图9、图10)。保留建筑的主体结构形态是对建筑生命的延续,传承的是与场地的原始相互关系。它的空间尺度和建筑体量,是人们已经习惯的空间轮廓和行为动线,早晨太阳光线下熟悉的影子,夏季晚风习习的开口,那些似曾相识的建筑与日常空间,让人们感到熟悉而又亲近。

  (1)改造。面对生活的迭代,需要文化上的创新。原来的功能在30年间发生了太多变化,为适应新的文化生活需求,建筑的平面功能发生了很多改变。对于已经使用30年的建筑,设计加固了主体结构,完善升级功能设备,以新科技为人服务,提高了空间环境舒适度、便利性。

  (2)拆除。根据改造功能和设备升级,拆除既有建筑的内外墙体、内外门窗、内外装饰、建筑设备,调整符合当下的功能使用需求。

  (3)扩建。根据新的文化中心的要求,扩建了入口大厅玻璃,新增地下广场空间,并在地下连通三幢建筑,以廊桥和电梯贯穿,将三组建筑真正整合为一体,完善彼此的联系和互动。

  “宝安1990”的再生设计,是对场地内三组建筑和空间的重构,以适应新的功能和人的活动,探索公共空间的多义和复合使用,有效连接起三组建筑的相互活动,并在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中寻找到更好的体验。

  再生增强了建筑与街道、城市界面周围环境的友好关系。文化馆和音乐厅都以透明的玻璃幕墙作为街道立面,弱化建筑体量,以玻璃的透明和反射,营造出空间层次和视觉叠影,与街道环境互相渗透,将空间的流动、轻盈、透明一一呈现。随太阳光线的变化,建筑立面时而消隐,时而清晰入射,时而反射周围环境,内外空间叠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空间界面,给街道增添了活力与丰富的信息,也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

  传统文化建筑的高台基座与大台阶,原本是举行重大活动仪式的功能延续,也符合当时人们对文化建筑的期待,通过行进,拾级而上,大台阶营造出宏大端庄的气势。

  如今的城市文化建筑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形式上也亲和易达,所以在“宝安1990”三组建筑的再生设计中,取消了原来的高大宽阔的台阶,以入口平滑接续的方式,使人们自然地进入场所,重新组织空间功能,引入电梯组织交通,营造了亲切自然的入口形式BB贝博。以人的自然行为和人性尺度的设计,增强建筑的开放性和可达性,让人们更愿意参与文化活动。在观看与被看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场所的认同感。

  公共性伴随着人类的聚集和社会分工发展而来BB贝博,因为社会环境的差异而产生变化,因为城市形成而存在,是城市文明的产物。公共性的参与交流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持久的方式,公共性具有包容性、多元化、互动性等特征,代表了城市社会的公平性与开放性。

  在移民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中,对城市公共性的追求,体现在公共空间的系统化与多样化。城市公共空间并不能从自身存在之中自动产生公共性,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公共参与达成,而建筑空间的整合与重塑是推动公共性建立的重要手段。

  “宝安1990”,通过开放空间重构城市的公共空间,以透明空间形成内外的互动交流与对话;通过设置易达的路径、开口,提高建筑空间密度,从而增加建筑的参与可达性;通过环境场地空间的优化,建立起城市空间与建筑街巷的共生肌理关系,形成亲切、友好、近人的尺度和氛围。

  4.1 开放、透明的对线”的再生设计,打破了原来三组建筑孤立的状况。建筑间的空间被打开,通过玻璃界面的设置,拓展了建筑外围的边界,形成透明、开放、高敞的门厅(廊厅),面向中心广场中央的水景喷泉,围合而成层次丰富的空间结构(见图11~图13)。

  三组建筑入口玻璃体的大空间设置,增加了开放性空间的公共尺度,门厅让空间轻盈透明而有流动性。同时,从图书馆沿门厅、文化馆门厅和音乐厅门廊、屋顶花园彼此相望,中央广场活动尽收眼底,三组建筑间的对话,因通透的空间的流动交汇而有共鸣。作为建筑再生的“宝安1990”,保留了原来建筑的形态,增加的门厅的大空间,强调了作为文化中心“社区客厅”的公共性。宽敞而丰富的空间形式,回应着原来的建筑,形成新旧之间的对话,诠释了文化中心与社区的共生。

  城市是时间的营造,适合的密度是人们向往公共性的基础,而建筑空间的易达是形成适宜活动和密度的关键。友好型城市场所的建构,随时间积累和建筑新陈代谢形成活力,吸引人的空间,一定是适宜的密度、亲切感、空间使用反复叠加而形成习惯性行为的场所。

  “宝安1990”,以人行为本,优化了交通系统,场所以步行为导向,门厅的外移无疑拉近了人们从广场进入建筑的距离,增加的交通单元创造了可达方式。在细化交通行走网路中,通过广场上的小品绿化、喷泉设置,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与内容。

  城市历史场地是不断新陈代谢后沉淀的结果,不同时间建筑的生长与街巷、广场、院落的镶嵌,共同构成了共生关系,形成了城市拓扑的空间肌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行为塑造的空间过程。建筑室内外空间使用转换,在深圳南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变得自然而有趣。

  “宝安1990”正是通过建筑增加前厅(门廊)的手法,将玻璃体与中心广场的空间重新划分,强化了广场中心感和整体性,以水景喷泉为中心,与三组建筑的入口轴线形成交汇区域,再由电梯交通单元和辅助设施、花坛、树林共同组成丰富的场地空间肌理,与新建的玻璃体和原建筑共同构成了拓扑关系。在增强城市空间密度肌理同时,丰富着人们的活动空间和内容。通过不同尺度的空间构成,达到不同层级递进的秩序,以行人的尺度来拓展公共空间的范围和形式,从建筑、室内大厅(门厅)、廊厅,到内街、广场过渡室内外环境融合,生动诠释了人文精神和浓郁的日常生活氛围。

  城市文化中心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活力,反映大众公共生活的状态,也是大家共同的记忆,留在城市成长的年轮中。纽约林肯中心走过近70年,通过城市更新,从士绅化的艺术文化空间到大众欢迎的开放舞台的变迁,融入纽约城市公共空间与生活中(见图14~17)。

  “宝安1990”的30多年,经历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今通过建筑再生,激活了区域的公共空间,其主要建筑呈“品”字形布局,围合而成中心广场,面向城市街道开放,设置通道导入人流。

  林肯中心建筑以面向广场的架空柱廊形式彼此呼应,风格协调,功能互补,以相似的体量、高度形成过渡的灰空间,回应场地的城市空间。底层是亲近行人的空间,以行人关怀为目的,街道入口台阶下设置滚动LED展示条和玻璃雨棚,鼓励人们的进入和驻留。树林下的长条椅和翘起的草坪(下面是餐厅),都营造出宜人的,可停留、休憩、观赏的空间。而中心广场的动感喷泉的定时表演,激发了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让场所有了生命活力。

  “宝安1990”以增加的玻璃门厅(门廊),强化中心广场的整体性,三组玻璃体在尺度上一致,形成呼应,共同面向广场喷泉。通过绿化、喷泉和交通单元的设置组合,空间尺度上的分级,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

  当今的城市公共文化中心建筑的共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市民生活方式的投映,这些共识和规律来自时间使用的修正,是公共性、生态化、艺术化的注释,文化中心呈现的开放性、透明、平易近人,让城市有了温度和生活的气场,生活变得如此美好。

  (图片来源:图1、图4~图8、图11~图13©曾天培;图2、图3、图9、图10©雅本设计;图14、图17来源于图15来源于;图16来源于inhabitat.com)

  [1] 柯林·罗,弗瑞德·科特. 拼贴城市[M]. 童明,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2] 埃德蒙·N·培根. 城市设计[M]. 黄富厢,朱琪,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宋俊岭,倪文彦,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时代建筑》杂志. 深圳当代建筑(2000—2015)[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5] 查建英. 八十年代访谈录[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 日本建筑学会. 设计资料集成(综合篇)[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亚历克斯·克里格,威廉·S·桑德斯. 城市设计[M]. 王伟强,王君泓,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8] 吕斌,张玮璐,王璐,等.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分析——以广州、天津、太原为例[J]. 建筑学报,2012(7):1-7.

  [9] 肖毅强,殷实.“特区建筑”:深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创作发展评述[J]. 时代建筑,2014(4):84-91.

  [10] 尤涛,崔玲. 以当代遗产的视角看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实践[J]. 时代建筑,2014(4):45-47.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服务热线